理论学习第五十八期 《资本论》:资本的循环(下)

来源:小九直播下载电脑版    发布时间:2024-01-30 22:50:08
产品介绍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高峰。当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固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与复杂化。为了斗争的需要,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广泛阅读和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深入研读了一千五百本以上的著作,做了大量的摘录和笔记,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他的理论。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正式出版,其余各卷在他1883年逝世以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大家周四好,又见面啦!今天我们来走近资本循环的最后一部分——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资本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它是生产阶段和流通阶段的统一、三种职能形式的统一和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产业资本要达到这种统一,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一定要具有两个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并存是指,全部资本价值不能同时处在一个阶段和一种职能形态上,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并相应地分布在循环的三个阶段上。这是资本连续循环的首要条件。为实现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就必须把产业资本分割为三个部分,而且要在三个部分之间以及每个部分内部资本价值与物质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都不是随意的,而是由社会的,技术的或其他因素决定的。只有当产业资本不仅按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而且使每一个部分内部也都保持应有的比例,才能使这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并同时发挥作用。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产业资本循环是顺次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依次变换它们的存在形式,实现自身的循环。只有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一个阶段跟着一个阶段地顺利通过,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才能周而复始地连续进行。产业资本不能在任何一个阶段停留。如果停留在购买阶段,货币资本不能顺利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阶段就要停工待料,就不可以进行生产;如果停留在生产阶段,就不能生产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如果停留在销售阶段,商品销售不出去,就不能够实现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就不可以进行再生产,整个循环运动就会中断。

  总之,产业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必须使它的三种职能形态在运动中保持空间上的并存和时间上的继起。这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的。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相继转化的时间继起性以它们的并存性为前提,而三种资本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又是时间继起的结果。一方面,只有把产业资本按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部分,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才能顺次继起。

  当货币资本经过购买阶段,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入生产阶段时,同时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也经过生产阶段生产了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进入销售阶段,而同时存在的另一部分商品资本也经过销售阶段出卖了,实现了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又由转化的货币资本形态进入购买阶段。另一方面,三种职能形式的同时并存,又只能是三个阶段顺次继起的结果。马克思指出:“决定生产连续性的并列存在之所以可能,只是由于资本的各部分依次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运动。并列存在本身只是相继进行的结果。”

  只有循环的三个阶段都能顺利通过,依次继起,货币资本才能不断地转化为生产资本,再转化为商品资本,最后回到货币资本形式上;生产资本才能不断转化为货币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资本,最后回到商品资本形态上,从而才能保持三种职能形态的同时并存,也才能在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中形成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理解和说明是简明易懂的。但当前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该怎么样运用这一文本?所以在本书中,我加入了自己关于《资本论》与当今世界的相关性的理解,以及《资本论》文本中最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趋势的观点。”

  机器永远都必须在一种关系中被看待,所以,资本家使用它。而且,毫无疑问的是,资本家对机器的使用经常是无情的和对工人的不必要的压制。但是如果资本“本身”被看做一个“人对自然力的胜利”,同时“本身”被赋予了潜在的品德高尚的可能性(例如减轻劳动的负荷,并提高物质福利),那么,我们就回到了一种不确定的观点,即,资本主义的技术“在自身内”,可以为社会组织的别的形式建立基础,而不有必要进行任何重要的调整,更不用说革命性的变化。关于组织形式的地位,关于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或的转变中的技术和机器的地位的问题被再次提出来了。这是这一章所提出的重大问题之一,是一个值得长期和艰苦思考的问题。

  由于机器的采用扩大了机器工具产业的就业,所以补偿也出现了。但是,请回忆,“生产劳动资料本身如机器、煤炭等所需要的劳动量的增加,同使用机器而引起的劳动量的减少相比,必然较小”。这样,就存在原材料提取产业就业增长的可能性。但是在棉花产业,不幸的是,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美国南部,奴隶劳动的加强和扩大,而不是工薪就业的扩大。但是,如果所有这些补偿的可能性被阻止了,那么,资本家的过剩资本应该投向何处的问题就任旧存在。由于劳动力价值的下降,并且因他们所雇用的劳动者的数量倾向于减少,他们获得了这一剩余,不管是个人还是作为一个阶级。

  虽然是在某种模糊的形式下,但这里所提出的,是资产阶级将用全部剩余价值干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重大且基本的问题。我称之为剩余资本的吸收问题。在一天结束时,资本家必然以获得了更多的东西作为结果,即,一个剩余,然后他们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明天他们将用那部分剩余做什么。如果他们不能找到它的出路,那么,他们就会陷入麻烦之中。这是《资本论》后面的卷次中要讨论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不想在这里展开对此问题的充分分析,但是他确实提出了一些建议。“采用机器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剩余价值,同时也增加了体现这些剩余价值的产品量,从而,在增加供资本家阶级及其仆从消费的物质时,也增加了这些社会阶层本身”。所以,当通过外贸的扩张,过剩产品的市场也可能扩大时,“奢侈品的生产在增长”。

  致力于通过音频作品的形式为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经典马克思主义文献作品,与大家一起在悦读中思考、在悦读中学习、在悦读中提升。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头脑,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更多青年学生的认同。

  团队成员:杨金儒 杨芸绮 张煦敏 袁霄池 陈嘉宁 张怡宁 赵轩鑫 贾斯琪

上一篇:【干货】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技术思路概述及案例分享 - 黑臭水体

下一篇:电镀废水MVR蒸发器

热销产品

小九直播下载电脑版蒸发结晶、干燥制粒、压力容器及非标设备为一体的技术型企业